來源:微博2025-02-22 16:23
2月22日訊,資深媒體人付政浩近日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了他對中國男籃歸化政策的獨到見解。他指出,盡管中國籃協曾表示歸化球員是一種藥物,而不是日常飲食,但在現階段,男籃要想重返奧運舞臺,其實歸化不僅應當被視為緊急藥物,更應該當作在球場上的“主食”。
早在未來的2024年休賽期之前,中國籃協就已經提出了一個設想,即希望CBA的所有俱樂部都能引進一名歸化球員。而在張兆旭的直播中提到的天津男籃歸化外援詹姆斯的計劃,僅僅是這個政策的開端。
關於歸化球員的費用和手續的復雜性,籃協希望各俱樂部能夠優先選擇自己隊伍中現有的外援進行歸化,因為這些外援的能力和職業素養俱樂部已經相對了解。然而,現在的一個嚴峻問題是,許多CBA俱樂部都正處於虧損狀態,這使得引入歸化球員的額外費用令不少俱樂部主感到壓力山大,尤其是那些民營企業。在這背景下,國有企業雖然有社會責任,但對整體經濟形勢的敏感性仍然讓人不安。
中國籃協對此問題也提出了應對之策,試圖通過放寬外援名額,讓本土球員在收入和技術上都能受到激勵,從而提升整體水平。至於借鑒日本B聯賽的做法,CBA希望能夠在2026-2027賽季允許每隊註冊多達三名外援及一名歸化球員,這種開放政策無疑能為整體聯賽的競爭力註入新鮮血液。
與此同時,幾家俱樂部的高層表示,希望能在歸化球員方面得到更多政策支持和財政補貼,以提升他們對歸化政策的積極性。立足於當前的運營環境,圍繞歸化球員產生的經濟效應也引發了廣泛的討論和擔憂,特別是在俱樂部的薪資結構受影響的情況下。
籃協目前缺乏更有利的政策支持,期待能夠推行的面向各隊的歸化球員政策無疑將成為評價球隊表現的另一重要標準。盡管很多俱樂部仍在觀望,但國企俱樂部顯然需要率先行動,樹立榜樣。中國男籃主教練郭士強更是明確表示,歸化關鍵球員是當務之急,全球範圍內對歸化的廣泛運用讓不采取行動的男籃處於相對劣勢,因此,重返奧運的希望,將需要更多的歸化力量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