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敬平:乒乓球奧運冠軍若需從資格賽起步,這究竟是專業人士的職責所在嗎

來源:直播吧2025-02-15 10:01

在這個動蕩不安的乒乓球時代,吳敬平,這位在國乒歷史上留下了深刻印記的教練,毫不避諱地表達了他的憂慮。他表示,最近乒壇的種種現象,讓他感到無比心痛。曾經拼搏數十年所鑄就的“國球”,如今已如浮雲般飄散,看似面目全非。

教練在他的社交平臺上發聲,真誠流露出對現狀的失望之情。他提到,當乒乓球被商業利益裹挾,淪為資本遊戲的工具之時,那份純真與熱愛仿佛也隨之溜走。曾為乒乓事業傾註心血的老一輩,如今看到他們的理想與成就幾乎被揮霍殆盡,難免心生惋惜。

目前,男子線人才匱乏的現狀令人堪憂,甚至連年輕的奧運冠軍樊振東都不得不面臨一樣的困境,幾乎被迫退出。這樣的情形在中國乒乓球的發展史上實屬罕見。國際乒聯推出的WTT,在一開始就將所有運動員置於了商業利益的枷鎖之下。巴黎奧運會後,針對新科冠軍的懲罰措施,正是這種行業不公的延續。

樊振東與陳夢的舉動,無疑展現了運動員應有的勇氣,他們敢於對抗不合理的規定,收獲了外界的贊許。然而,隨著WTT的反應只是表面上的調整,真正的核心問題依然得不到解決。沒有恢復樊振東和陳夢的世界排名,只是讓他們保留了參賽權,這顯然不符合運動員應有的權益。

想象一下,如果樊振東與陳夢參與比賽卻不得不自“資格賽”起步,這似乎成為了一種無情的嘲諷——為國家爭光的奧運冠軍竟需從最底層打拼,這對所有追夢者而言,都是一種諷刺。這樣的問題,是否是專業人士應該對待的態度呢?

不可否認,乒乓比賽的市場化是潮流所致,然而在商業化的浪潮下,是否能以正確的方式進行,是否能真正尊重運動員的選擇,才是關乎未來的根本問題。那麼,國乒的未來又在哪裏?WTT的改革又意味著什麼?這樣的思考,尤為重要。

聲明:本站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並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及真實性,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關於我們Copyright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奧分體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