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網球培養模式混合體制引發爭議:舉國和獨立哪個更高效

來源:直播吧2024-08-05 12:13

中國網球運動員的培養模式有些奇特,好像是一種介於國家體制和完全獨立之間的“混合制”。完全獨立的意思就是自負盈虧,自己拿收入,自己養團隊。頂級選手可以憑借獎金、贊助和代言費養活教練、體能師和康復師等團隊成員,而小選手卻連養個長期教練的錢都沒有,甚至還得住青年旅舍省錢。

國家體制則是完全相反。國家負責提供一切開銷,但選手卻沒有話語權,不能自主選擇團隊,參賽計劃也受限制。比如,如果全運會和大滿貫比賽衝突,選手必須優先選擇前者。同時,獎金和代言費等收入也要上繳一部分給國家。

現在的體系則是處於這兩者之間。一些選手(通常排名較低)可以選擇留在體制內,而其他一些則更加獨立。即便是鄭欽文這樣的選手,也沒有完全獨立。他首次參加法網就打進了十六強,之後與武漢市體育局簽署協議,未來四年可以從國家獲得資助和保障,其余費用由自己承擔。王薔和王欣瑜也得到國家的資金支持。盡管獲得資助,選手在參賽和團隊選擇方面仍然有很大的自主權,這是與國家體制最不同的一點。

從國家體制到混合制的過渡要感謝前網管中心主任孫晉芳。2009年,他允許李彭鄭晏四朵金花嘗試“單飛”,只需上繳比賽獎金的8%和商業收入的12%,即可享受教練自由、獎金自由和參賽自由。

“單飛”的意義在於使選手能夠與國際體系接軌,在這個高度職業化和國際化的項目中接觸到先進的訓練方法,找到合適的教練,簽約專業經紀公司來提高商業收入。

前面說的都是職業網壇之後的情況,那青少年選手的培養呢?國內有舉國體制和獨立兩種模式。李娜完全是在體制內培養出來的,而鄭欽文則是跟著李娜的教練學習,後來進入了李娜教練的網校。這個時期的費用可能是家庭承擔的,因為不算太貴。

而國外選手則需要自掏腰包在俱樂部或網校接受訓練。雖然有些選手在青少年時代去了其他地方或國家的網校接受訓練,但只有極少數人能夠獲得獎學金資助,大部分費用還得自己承擔。德約的家人甚至得借債供他打球。隨著選手開始參加各種比賽,培養的費用只會越來越高。

國內最“獨立”的選手可能是商竣程。他的父親是前國家隊球員,母親是乒乓球混雙世界冠軍。11歲時他去美國接受訓練,青少年時期排名最高達到第一,現在19歲,世界排名73。

國外選手能獲得國家資助嗎?實際上也有途徑。比如,日本一哥錦織圭在12歲時通過選拔進入了日本網協和一些大企業聯合成立的“45計劃”,獲得資助去美國的網校接受訓練。美國和英國的網協也有為選手提供資助的計劃。

所以,要培養好人才,當然不能管得太多,但也不是簡單粗暴的“不管”。國家、社會和個人需要找到合作方式。個人認為,從青少年到職業早期的階段,是最適合國家介入的時候,因為選手在這個階段面臨著最大的資金壓力,但天賦已經初顯苗頭。最好的模式是將選手視為一個投資項目,提供資助、少許監督,但不要幹涉其它事務。

聲明:本站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並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及真實性,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關於我們Copyright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奧分體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