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微博2025-01-07 12:33
1月7日訊 昨天,中國足協發布了2025賽季的準入名單,其中滄州雄獅(中超)、廣州隊(中甲)及湖南湘濤(中乙)均未上榜。此後,這三家俱樂部紛紛發布聲明,表示將無法繼續參與中國足球職業聯賽。針對這一情況,《轉會市場》中國區管理員朱藝對俱樂部“解散”的相關概念進行了闡述。
朱藝在社交媒體上解釋了“解散”的定義。他指出,“解散”這個詞通常是一種習慣性而非正式的用語,描述的狀態有多重含義。首先,我們需要明確,俱樂部作為企業實體與球隊之間存在關系。通常情況下,俱樂部可以有一線隊、B隊、預備隊,以及UXX青少年梯隊等多個層級。
在一般情況下,“解散”指的是一線隊的解散,即參與職業聯賽的球隊不復存在。由於滄州雄獅、廣州隊和湖南湘濤未能通過職業聯賽的準入審核,因此它們的一線隊球員已全數解約,獲得自由身,流入市場。一線隊失去了職業球員,意味著球隊的實際運作已趨於終止,這便是“解散”的表現。
另一種觀點認為,只有當俱樂部的企業實體完全消失時,才可稱之為“解散”。這通常指俱樂部經歷破產清算,註銷工商登記,不再存在。然而,許多已消失的中國俱樂部,其工商主體仍然保留,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僅僅稱之為“破產”或“註銷”更為貼切,而“解散”這個用詞就顯得不夠確切。實際上,在破產之前,俱樂部往往早已成為一個名存實亡的空殼。
因此,我們很少會看到俱樂部在最後的告別公告中提到“解散”,而是會使用更加規範的“退出職業聯賽”。當然,並不能排除這些俱樂部可能轉型為業余俱樂部的可能性。然而,由於經濟壓力,加上拖欠的債務,他們最終淪落為空殼的風險卻相當高。